你是真胖還是水腫?超簡單 3 步驟自我檢測,教你判斷水腫體質

早上起床臉圓一圈、下午小腿變緊、體重在短時間內莫名增加… 你是否常有這些困擾,卻分不清自己到底是變胖了,還是單純的水腫?

這兩者雖然都會讓你看起來「腫」,但成因與解決方法卻大不相同。如果把水腫誤認為肥胖而盲目節食,不僅無法改善問題,還可能傷害身體。今天,我們就來教你 3 個簡單又實用的自我檢測方法,讓你精準判斷自己是否屬於水腫體質

 

第一步:按壓測試,判斷皮膚彈性

這是最直觀也最有效的水腫判斷方式。

  • 怎麼做? 用你的拇指或食指,輕輕按壓小腿脛骨前方(腳踝上方約 5 公分處)的皮膚,維持 5-10 秒。

  • 如何判斷?

    • 快速回彈:如果你的手指鬆開後,皮膚能馬上恢復原狀,沒有留下任何凹陷痕跡,通常表示沒有明顯的水腫。

    • 凹陷難以回彈:如果皮膚出現一個明顯的凹陷,且久久無法恢復,這就是典型的水腫症狀,代表組織液過度堆積。

 

第二步:觀察鞋襪鬆緊度,從日常細節找線索

除了按壓,觀察身體的細微變化也是判斷水腫的好方法。

  • 怎麼做? 觀察一整天下來,你的鞋子或襪子是否變得比早上更緊?脫下襪子後,勒痕是否非常明顯且長時間不消退?

  • 如何判斷?

    • 勒痕不明顯:如果鞋子和襪子在一天中沒有明顯變緊,勒痕也能很快消失,這代表你的血液循環正常,水分沒有明顯滯留。

    • 鞋子變緊、勒痕深刻:如果下午開始覺得鞋子變窄、腳部有緊繃感,脫掉襪子後勒痕深刻且很難消退,這很可能是下半身水腫的跡象。這是因為地心引力讓多餘的水分堆積在腿部。

 

第三步:體重與飲食紀錄,掌握身體變化

如果想更科學地判斷,可以透過體重紀錄來追蹤。

  • 怎麼做? 每天早上起床、上完廁所後,在同一時間量體重並做紀錄。同時,回想前一天的飲食狀況。

  • 如何判斷?

    • 體重穩定或緩慢上升:如果你的體重在一段時間內穩定上升,且伴隨著高熱量飲食,這很可能是體脂肪增加導致的「變胖」。

    • 體重短時間內急遽變化:如果你的體重在一天或兩天內突然增加超過 1-2 公斤,且前一天沒有暴飲暴食,那這增加的重量多半是體內多餘的水分,也就是水腫

 

總結:認清體質,才能對症下藥

判斷出自己是水腫還是變胖後,就能採取正確的對策。

  • 如果是變胖:你可能需要從飲食控制和規律運動著手,創造熱量赤字來減少體脂肪。

  • 如果是水腫:除了以上自我檢測,你更應該關注消水腫的方法,例如:

    • 飲食調整:減少高鈉食物、多攝取高鉀食物。

    • 生活習慣:避免久坐久站、多做腿部伸展、保持充足睡眠。

    • 天然漢方輔助:食用利水消腫、健脾去濕的天然草本食材,例如紅豆、玉米鬚茶、荷葉

了解自己的身體狀況是改善的第一步。透過這 3 個簡單的自我檢測,你就能精準判斷,不再為「到底是胖還是腫」而煩惱,從此找到最適合自己的消水腫方法

想了也更多水腫檢測方法或漢方排水,歡迎加入

加入好友

已加入購物車
已更新購物車
網路異常,請重新整理