喝對了才有效!實測消水腫飲品,這些你可能不知道的祕訣
水腫,是許多人生活中的小困擾。久站久坐、熬夜、愛吃重口味的人,常常一早起來就覺得臉腫、腳腫。
在網路上,最熱門的「消水腫飲品」莫過於紅豆水、薏仁水、玉米鬚茶——但你知道嗎?這些飲品如果喝錯,效果可能大打折扣,甚至適得其反!
今天就來深入解析三種常見飲品的差異、正確喝法,以及幾個你可能不知道的小祕訣。
一、紅豆水:性平,最親和的利水選擇
-
特色:紅豆(赤小豆)性平,利水消腫,溫和不刺激。
-
正確喝法:
-
選「赤小豆」,不是大紅豆。
-
不加糖、不加鹽,以清水煮 30–40 分鐘,取湯飲用即可。
-
建議白天喝,一天約 300–500ml。
-
-
常見錯誤:紅豆湯≠紅豆水,加糖會反而讓身體更容易浮腫。
-
適合族群:大多數人都能接受,特別適合熬夜、飲食重口味、久坐的族群。
👉 很多現代人沒時間熬煮,才會衍生出「濃縮型的便利形式」,讓利水成分能被日常穩定補充。
二、薏仁水:有力但偏寒,體質要注意
-
特色:薏仁(水腫常見方劑)利濕消腫,特別針對下半身腫脹。
-
正確喝法:
-
以生薏仁或熟薏仁煮水,口感淡淡甘味即可。
-
適合夏季濕氣重時飲用。
-
-
注意事項:
-
偏寒,手腳冰冷、腸胃弱的人不宜過量,生理期也應避免
-
孕婦應避免,因為薏仁有「活血滑胎」風險。
-
-
適合族群:濕氣重、體質偏熱的人較適合。
三、玉米鬚茶:輕盈、清爽,隱藏版的利水茶
-
特色:玉米鬚在中醫裡屬性甘平,功能是「利尿消腫、清肝利膽」。
-
正確喝法:
-
選乾燥玉米鬚,加水煮約 20–30 分鐘,茶色金黃即可飲用。
-
味道清香淡雅,不苦不澀,適合日常代替水飲用。
-
-
小提醒:
-
雖然性質平和,但仍建議適量即可。
-
對於腎功能異常的人,要依照醫師指導飲用。
-
-
適合族群:外食族、喝水不足、想減少臉部與下半身腫脹感的人。
👉 很多傳統漢方會將 紅豆+玉米鬚 搭配,因為兩者作用路徑不同,協同起來更有加乘效果。
四、加分小祕訣:這樣喝效果更好
-
搭配高鉀飲食:香蕉、奇異果、菠菜,幫助排鈉利水。
-
避免高鈉陷阱:滷味、火鍋湯底、泡麵,都會抵銷消腫效果。
-
動一動:邊喝邊做抬腿、腳踝運動,循環更順暢。
-
複合搭配:紅豆、玉米鬚、決明子、荷葉的組合常見於養生茶方,比單一食材更全面。
五、快速比較表
飲品 |
性質 |
適合族群 |
注意事項 |
紅豆水 | 性平,利水消腫 | 久坐、熬夜、重口味飲食者 | 不要加糖,避免過量 |
薏仁水 | 偏寒,利濕退腫 | 濕氣重、體質偏熱者 | 孕婦、寒性體質不宜 |
玉米鬚茶 | 甘平,利尿消腫 | 外食族、代謝慢、日常保養者 | 腎功能異常需注意 |
紅豆水、薏仁水、玉米鬚茶,都能在日常生活中幫助調整水分代謝。
關鍵在於:選對食材、喝對方法、配合體質。
而現代生活步調快,不是人人都有時間天天熬煮,這也是為什麼市面上會有「複合型調理方案」——把紅豆、玉米鬚等常見利水素材濃縮在一起,讓忙碌的人也能方便地把消腫保養落實到生活裡。
想了解更多排水食材調理方式可以加入我們